关税围堵+供强需弱:中国轮胎将何去何从?
摘要:2025年一季度,国内全钢轮胎市场产销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尽管面临天然橡胶价格下跌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轮胎行业仍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然而,二季度市场预计将承压下行,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一季度产销表现
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3月全钢轮胎累计产量预估约为3310万条,同比增幅约2.90%;需求量预估约为3250万条,同比增幅约1.50%。月度开工率逐月走高,3月轮胎开工负荷提升至约72.00%的水平。商用车市场的积极势头和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有效推动了轮胎配套量和出口量的增长。
供强需弱背景下的橡胶价格波动
近期,天然橡胶期货市场持续走低,截至4月18日,沪胶期货主力合约报14590元/吨,周跌幅达2.7%。美国加征关税、原油价格大幅下挫以及国内外产胶区开割预期良好等因素共同导致橡胶价格下跌,对轮胎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税影响与应对策略
美国作为橡胶重要的终端消费市场,高关税导致轮胎等橡胶制品进口量大幅减少。面对这一挑战,轮胎制造商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力和优化产能结构。品牌建设成为规避贸易制裁的重要手段,而全球化布局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税率工厂之间进行订单切换,降低关税冲击风险。
二季度市场展望
尽管一季度轮胎行业运行景气度逐渐升温,但二季度市场预计将呈现高位回落趋势。季节性因素、产能释放力度调整、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出口增长放缓等因素将共同影响市场走势。预计二季度全钢轮胎累计产量较一季度或增长2.60%左右,较去年同期或有3.40%左右的下滑;累计总需求量较一季度或增长2.40%左右,较去年同期或呈现下滑趋势。
轮胎行业在供强需弱和关税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仍展现出一定的市场韧性。然而,面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轮胎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品牌建设和全球化布局,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