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更换标准&轮胎类型选择方式-详解
轮胎的磨损极限会通过胎冠内部的凸起点,以及侧壁胎肩位置的三角形指示符号标注。两个标准达到其中任何一项后,轮胎都要考虑更换或者四轮对调。部分车辆存在轮胎偏磨的问题,如悬架参数错误很有可能导致车轮出现“内八字”的倾角,行驶中会严重磨损胎冠的外侧甚至胎肩,比如下图的情况。
在用车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车轮,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外侧或内侧偏磨,想要保证安全则需要进行四轮对调,调整方式如下。不过单导向轮胎以及多数运动型轮胎是不能四轮对调的,错误调整后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以及在雨天驾驶的排水能力;胎冠的作用不仅是美观,不同类型的花纹主要区分的是摩擦力与排水能力。
汽车轮胎胎冠厚度约为1.3~1.5cm,其中下部分平整并且集成钢丝层带束层帘布层等加固层的厚度约为7mm,剩下的部分是凹凸不平的花纹层(简称刀槽)。不同类型的轮胎会有不同形状的刀槽设计,大部分HT公路胎是横纵交错,这种轮胎的摩擦力与排水能力会比较均衡;少部分为内侧以纵槽为主外侧以横槽为主,此类轮胎的性能区分为两个区域具体体现,两种能力都要比普通HT胎好一些。
轮胎冠层的刀槽中间会有几个凸起点,这是轮胎的常规磨损极限。在胎冠与凸起点齐平后,轮胎的摩擦力与排水能力会大幅下降;常常提及的轮胎“抓地力”,其本质是在行驶中冠层橡胶形变与地面接触产生作用力,磨损严重后会影响形变的程度所以抓地力会变差。刀槽的深度因磨损变小等于“水容积”降低,在雨天行驶汽车每公里能依靠轮胎排出数公斤的水,排水能力下降则会产生“积水”造成水滑现象,车辆的失控概率会高得多,所以磨损到这一程度后就要更换了。
轮胎老化极限与轮胎类型的选择
由合成橡胶为基材的轮胎会在使用过程中老化,老化的表现是轮胎的硬度升高。汽车轮胎主要承载的是1~2.5吨重的家用代步车,足够大的重量会让轮胎在静止时也会被压缩变形;在行驶中轮胎高频率的形变则会让变硬后的橡胶层开裂,这种开裂是“由内而外”地出现。最容易开裂的位置是厚度仅仅为6mm左右的轮胎侧壁,薄薄的橡胶以及只有帘布层加固的侧壁,一旦严重开裂则会大大提升行驶中爆胎的概率。
除侧壁以外胎冠刀槽的凹陷位置也很容易开裂,因为行驶中路面细微的起伏也会通过凸起部分撕扯整个冠层的橡胶。这一位置开裂同样很危险,尤其是需要在非铺装路面驾驶的汽车,“撕扯爆胎”的概率高于城市代步用车。胎冠开裂如果能以肉眼识别到1~2mm的裂缝,侧壁有1mm的裂缝时,这就是更换轮胎的标准了。
总结:轮胎因老化而开裂的时间往往在4年左右,与室内(地下)停车场的话可以延长1~2年。家用汽车的年均里程如果在1万公里左右,短短的里程因磨损到需要换胎的程度往往需要5~8年。也就是说在轮胎磨损不严重时,轮胎因老化也需要更换了;那么在选择轮胎时则没有必要过于考虑耐用性,选择静音型或运动型轮胎体验会好一些,实用价值实际也没有很大的差距,供参考。